全球首发:全国首张无人驾驶商用牌照发放 打开全球智能新篇章
9月22日上午,国家智能网联汽车(武汉)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,百度、海梁科技、深兰科技拿到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。
这意味着,这些公司不仅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进行载人测试,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。
从发放牌照的性质上看,武汉率先迈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。尽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刚刚揭牌成立,但武汉尝试着“一步到位”,给予企业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。
“商用”在自动驾驶领域是一条红线,很多地方政府对此慎之又慎。以建立了国内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上海为例,近期也只是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的“示范应用”牌照。
据了解,上海的示范应用牌照是测试牌照的“升级”,但示范应用与示范运营仍有着显著区别,“示范应用”只是“预商业化”的过渡阶段。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:“本来上海这次要发的牌照是示范运营,但后来还是觉得示范应用更为稳妥。”
再看汇集了一批自动驾驶创新企业的南部城市广州,尽管个别公司已经市内的部分区域部署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,并曾短暂地对普通市民开放,但政策层面,广州对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仍有严格的规定。
这辆车由安凯公司制造,外观、内饰跟普通中巴无异,两排座位可坐8人。车前方仍有驾驶室、驾驶台,且人工驾驶的仪表、按键、手柄,以及脚下的油门、刹车等一应俱全。但是,该车已实现了无人驾驶。不过,目前的“无人驾驶”并非完全无人操作,驾驶室里还是安排了一名安全员。44岁的客车司机陈卷雄,就担任该车安全员。
记者上车后,陈卷雄按下启动键,然后把双手放在膝盖上,双手双脚再也不动了。无人中巴就此启动,然后缓缓驶出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大门,右拐进入经开大道。道路上,社会车辆川流不息。无人中巴则不紧不慢地以时速20-30公里左右前行。当遇到转弯路口时,记者发现,方向盘自己转起来,同时显示转向灯也亮了,车子也随之转弯,进入另一侧道路。陈卷雄只是像平时一样看了看左右的后视镜,并没有采取任何动作。而后方来车有超车意愿时,中巴也很“乖巧”地让道,让后方车辆超越。行驶途中,有处路段出现行人突然横穿马路,无人车自动紧急刹车。之后,无人中巴又转了两个弯,回到院内,全程2公里,耗时3分钟。陈卷雄说,该车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。
另一台无人驾驶车的安全员邓师傅说:“智能网联车比人工驾驶更靠谱,因为它不会边开车边打手机,不会酒驾醉驾,特别遵守交规,绝不会转弯不开转向灯。所以,乘坐无人驾驶车,你应该更放心。”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